李秀莲(左二)参加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资料图片)。
李秀莲(前排左五)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举办的环保公益活动(资料图片)。
●程煜文/图
柔美、婉约、深情,还有点云淡风轻的感伤风格,与新疆民歌固有的“热情、奔放、沧桑”的标签不同,一听就知道是李秀莲的演唱风格。
近年来,青年歌唱家李秀莲演唱的新疆民歌在国内音乐界刮起一阵阵清新之风,吸引了大批热爱新疆民歌的音乐爱好者。由她演唱的原创歌曲《康苏情》《等天明》连续荣登中国民歌排行榜榜首就是一个有力见证。
以自己的方式演绎新疆民歌
新疆民歌是中华民歌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而生于斯长于斯的李秀莲,以新疆的女儿和一名歌者的身份重新解读、演绎了新疆民歌。
“作为一名歌手,出生在新疆是幸运的,因为这里是民歌的富矿。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声音,我在努力用我的风格演绎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疆民歌。”李秀莲深情地说。的确,一直以来,在艺术的道路上,她一直遵循着内心的指引。
艺术的悲剧在于重复,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是李秀莲在数十年的演唱生涯中悟出的从艺之道。出生且成长在新疆的李秀莲,对新疆民歌中表达的新疆生活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她认为,时代不同了,歌曲演唱的内涵、情感和声调也要有所变化,也应符合时代的需求。
因为热爱脚下的土地,因为内心强烈的使命感,李秀莲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歌唱新疆民歌。年,由刀郎负责监制的她的首张个人专辑《边疆情歌(一)》面世,收录了《草原之夜》《边疆处处赛江南》《送你一束沙枣花》等12首新疆名曲。这些新疆民歌被她演绎得甜美、婉转、深情,当时就被誉为“新疆民歌第一张发烧碟”。就连著名作曲家徐沛东都赞叹:“这种唱法很独特,有味道。这样唱下去,你可以走得更远。”
著名作曲家田歌听过《边疆情歌(一)》专辑后十分欣喜,他说:“李秀莲没有刻意模仿谁,她唱出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心声。《草原之夜》和《边疆处处赛江南》这两首歌一般来说很难唱好,我认为演唱者应该对兵团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情感才行,李秀莲唱出了我在歌曲中想要表现的内容,达到了我所希望的艺术效果。”
李秀莲年发行的专辑《边疆情歌(二)》共收录了《黑眼睛》《玛依拉》《燕子》等11首经典民歌。这张专辑里收录的民歌与传统新疆民歌高昂、奔放的旋律不同,李秀莲有意放慢了歌曲的节奏,并且大部分曲子都降了调,柔美、舒缓、委婉,就连动感十足的《青春舞曲》也被她唱得深情婉转。
听李秀莲演唱的歌曲,你的心会不由自主地随歌声而动、循歌声而去,因为那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清泉,是从大地深处奔涌出的深情,没有矫揉造作,没有高亢激越,只是温柔舒缓地倾诉,向你娓娓道来那些从历史尘烟、从脚下热土中涌现出的美和真实。
有专家说,李秀莲的音质和理念,都体现出对“忧伤倾诉”风格的偏好。“唱这些歌的时候,我力图让乐感像说话一样自然地流出来。”李秀莲说,“这让繁复的方法和技巧显得多余。”
谈到艺术风格和流派时,李秀莲说她不想对此去细加研究,只想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同时,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我还会选择新疆”
“如果让我选择出生地,我还会选择新疆。是新疆、兵团给了我一切,无论什么境况,身在何处,我会永远歌唱新疆、歌唱兵团。”李秀莲的语气坚定而充满深情。
解读她的作品和她的成长之路,不难发现,是兵团这片热土养育了她,并在她的生命中深植了一种叫作“坚强”的因子,与各民族同胞共同生活学习成长的经历,造就了她对新疆大地的深刻认识和深厚情感。这些都在她对新疆民歌情真意切的歌唱中反映出来。正因为如此,她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一直坚守自己的理想,用心歌唱新疆、歌唱兵团。
从小在各民族歌声中成长起来的李秀莲酷爱唱歌,她四五岁时演唱的《洪湖水浪打浪》就打动了周围的许多人,也展示了她的歌唱天赋。童年时代看过兵团歌舞剧团的演出后,长大后要像那些演员们一样站在舞台上唱歌的梦想就悄悄在她心里扎下了根。
对于理想,李秀莲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有理想有目标,也就有压力,但脚踏实地地去做就好了。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样,内心就不会太累太纠结,也容易超越自身。
正是抱着这种认真做事的态度、平和做人的心境,她从容地叩开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如愿以偿考入新疆艺术学院学习声乐,毕业后留在兵团歌舞剧团成为一名歌唱演员,之后又到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修,师从王振民先生。她在秉承传统民歌的演唱基础上,融入现代通俗音乐演唱方法,演唱风格清新、甜美、自然、抒情。除演唱外,她还曾多次担任自治区、兵团大型晚会节目主持人。随着演唱技艺的日臻成熟,她的艺术之路也越走越宽。
《边疆情歌(二)》中附赠了一部新疆风光“大片”——7首歌曲的MV。6月的赛里木湖、8月的江布拉克、10月的喀纳斯,还有大片的紫色花海——伊犁薰衣草基地……这是她和摄制团队用两年时间行程几千公里,拍摄的新疆风光最经典的画面,目的只有一个:用经典的新疆民歌和最美的新疆风光联袂来宣传新疆,让更多的人因此踏上新疆之旅。
歌唱是李秀莲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也因为对新疆的热爱,她获得“新疆旅游形象大使”“兵团旅游形象大使”殊荣。她还先后四次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举办的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先后到过肯尼亚、南非、巴西等国,曾与海青、周迅、李健、袁姗姗等国内一线明星共同出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活动,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王之佳司长称为“联合国特邀环保歌唱家”。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李秀莲准备已久的第三张个人专辑《边疆情歌(三)》即将出版发行。在这张专辑中,她将歌曲分为两部,一部是《爱在新疆》,一部是《爱在兵团》。“这也是我献给父母和千千万万个如他们一样的军垦前辈的歌。我会继续用自己的方式演绎新疆经典民歌,就这么一直情真意切地唱下去。”李秀莲深情地说。
在《爱在新疆》专辑中,大部分歌曲是由中国著名词作家刘新圈老师为李秀莲作词的。说起来,她与刘新圈老师还颇有缘分。
刘新圈老师因写《套马杆》而闻名中国歌坛。李秀莲第一次见刘新圈老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她开口唱出第一句,刘新圈老师惊诧了,新疆还有人这样唱歌!现在还有这么纯净的嗓音!他当时就激动地对李秀莲说:“在内地过度包装、过度市场化的今天,很少有你这种没有污染的纯净的声音。我特别喜欢你的声音,看好你,愿意给你写!”
在李秀莲提供的专辑歌单上看到,刘新圈老师作词的歌曲居然有十几首之多。而据了解,由于刘新圈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市场准确的判断,他这些年每年都有大火的作品面世。一方面很多歌手希望与刘新圈老师合作,另一方面他对作品和歌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出现一稿难求的局面。这次,在一年之内拿出十几首力作,由此可见他对李秀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