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区鸟瞰
海拔米,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
12月的早晨,高原上的阳光依旧强烈,瞬间为这座“天空之城”镀上一层灿烂的金。天空愈发湛蓝,白雪覆盖的远山更显巍峨。
“这里是不是很美!”德令哈市第一中学操场上,刚陪学生跑完米的郭燕,气喘吁吁地笑着,露出一口大白牙。高原地带,含氧量低,冬天尤其。许多来自平原的人,走得快些都会喘。为了督促班上学生爱上适量运动,长发飘飘、个子小小、体能过硬的班主任郭燕,时常陪伴学生跑步。
从空气湿润的西子湖畔,到高原气候的巴音河畔,这是一场跨越公里的“陪伴”。来自杭州滨江区的三位浙江援青教师郭燕、来燕红、杨斌,原本在年1月就要结束在德令哈一中为期一年半的支教,但他们自愿申请将支教时间延长到3年。
三位70后援青老师,给这座诗意的高原城市带来什么?是什么让他们选择延长支教之旅?年岁末,记者来到这里,聆听他们在春夏秋冬里的故事,寻找答案。
郭燕和孩子们在一起
春·生长
“我从来没有听谁像黄教授那样念过海子的《日记》,他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诗歌的魅力,教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德令哈市第一中学级8班的逯修瑞至今仍对3月24日的那场海子诗歌赏析及阅读分享会念念不忘。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德令哈因为诗人海子的诗扬名。3月24日是海子的诞辰,郭燕特意邀请自己的大学老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岳杰不远千里而来,成就孩子与家长们一次难忘的记忆。
3月的德令哈朔风凛冽,海西州图书馆4小时的分享会却“春意”涌动。“让我的老师和我的学生在这样特殊的日子‘相遇’,是让孩子爱上文学的好机会。”郭燕说。
这也是郭燕到德令哈一中当上级8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后,为班里组织的第二次亲子阅读分享会。而课外举办阅读分享会,是德令哈一中从未有过的实践。
“一切都在生长”——阅读分享会的名字,来自海子《日记》的一句诗。杭州老师带来的新理念、新模式,也不断激发当地孩子的“生长”:在每天的随笔里,他们和“郭姐姐”用写作交流;在英语老师来燕红频繁的课堂互动中,他们找到表达的欲望;在数学老师杨斌的“周周清”试卷里,他们发现学习的门道……
“教育不仅要点燃学生,也要点燃家长,家庭和学校一样重要。为了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年初开学时,我们决定‘送奖上门’,从而拉近了家校关系。”性格开朗的来燕红说。把学生的寒假作业评出一二三等奖,再由老师亲自送奖上门,感谢家长的配合——这样的举动,让家长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来自杭州高新实验学校的高级教师杨斌,则显得有些内敛深沉。他默默将每个学生的特点看在眼里,在周末免费“开小灶”,“推一把”优秀的孩子,“拉一把”基础差的孩子。“学数学是慢功夫,必须花时间。既然来了,我就想给孩子们多一点帮助。”杨斌说。
来燕红在批改作业
夏·梦想
德令哈市第一中学校园里的一棵沙枣树下,藏着级8班孩子的“梦想”。
今年“六一”,是该班孩子迎来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在长河中学做了多年班主任的郭燕,想把杭州的“告别儿童、拥抱少年”仪式带给德令哈的孩子们。“长大,需要仪式感去强化。树立梦想,可以让孩子们飞得更高、更远。”
那是德令哈最美的季节,绿意爬满枝头,丁香花盛放,榆钱树结出甘甜的小果,沙枣树开出清香的白花。少年们把自己的短期目标和梦想写在纸上,放进小瓶,埋在沙枣树下。和梦想一起种下的,还有两坛“状元红”。郭燕说,希望中考结束后,拿出“状元红”,为孩子们庆祝。
“以前班上成绩好的学生,只说自己要考本地最好的大学。现在有孩子跟我讲,他要考浙大!”杨斌曾经在偏远地区学校任教过,他最清楚欠发达地区不缺聪明、用功的孩子,缺的是更高的眼界、理念和目标。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讲逆水行舟、顺水行舟,有个别孩子竟然不懂是什么意思,因为从来没见过现实中的船。
要让孩子们看到广袤的世界,建立更高远的理想——三位老师用各种方式创新课堂,提升孩子们的眼界和自信。
曾到过40个国家的郭燕,在每学期的开学第一周,都将旅行经历做成教案。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讲到如何分辨猎豹和花豹,再讲到东非动物大迁徙,鲜活的图片、视频和故事,将学生带入万里之遥的神秘非洲。
在郭燕的努力和社会公益力量的支持下,如今,级全年级每个楼层都有了孩子们热爱的“书吧”,书架上放着各种名人传记。各种职业的嘉宾也被引入课堂。郭燕让每个孩子都树立一个榜样,写一句座右铭。“我想让孩子们把目光放长远,明白要成为怎样的人,并为之努力。”
在来燕红的英语课上,八九成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我刚来时,大部分孩子都没有自信开口说英语。于是我每次上课都让学生们喊,英语是最简单的!”来燕红引入浦沿中学的TOP(teachotherspractice)英语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现在,孩子们终于愿意开口说英语了!”来燕红一头利落的短发,在课堂上就像一团“燃烧的火”。曾经安静的英语课堂,也变得和她一样“火热”。
理性的杨斌,也在数学之外,向孩子们讲述自己从安徽农村娃到杭州老师的奋斗经历。“我想告诉他们,我能做到的,他们也可以。只要肯努力,人生就有无限的可能。”
“学好英语,我也可以环游世界”“读好书,我也能做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孩子们诉说着自己的目标,眼里闪着自信的光。
孩子和郭燕分享奖牌
秋·收获
“来老师经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