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开展选题活动
——以沙枣树课题为例
如何利用一组沙枣树照片指导学生选题开题呢?
老师:出示沙枣树图片,说明了今天的选题原则是:10+10+5+5=X+10+3+1的模式。
学生:分组按要求分组活动,组长主持本组活动。
方法:1、“头脑风暴”快速选题法。在有限的时间内选题。
2、比赛的方式,每一轮看哪一组选得多选的好。
过程:
一、学生分组按要求讨论交流
第一轮海选问题。利用10分钟多时间海选X个问题,选的越多越好。
第二轮粗选问题。利用10分钟的时间从X个问题中选10个有意义可操作的问题。
第三轮精选问题。利用5分钟时间从10个问题中讨论选出3个自己小组觉得有意义可行的问题。看小组成员的思辨能力了
第四轮一一归一。利用5分钟时间讨论,将3个小组的各3个问题糅合为1个可操作的课题。
二、老师总结:
本节课大家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都能围绕主题和小组成员们一起讨论交流达到一定的效果……课题产生了,我们下一个环节是——讨论活动计划……
怎样指导学生写计划书
——以沙枣树课题为例
上一课时详解了怎样指导学生开题,这节课我们来一起交流一下“怎样指导学生写计划”。
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坐座位,准备好纸和笔;2、老师提前准备好的计划表,讨论时按表格要求填写,做好导入前的视频剪辑等。活动过程分以下四步:
第一步看开题,激兴趣
先把上节开题课播放给学生看。并说明上节课的最终选题是“探究沙枣树耐盐碱情况的实践活动”。
(设计的目的是:预热一下,让学生马上进入上次课堂激烈交流的氛围中)
第二步导问题,析生境
1、师:播放沙枣树四季变化的图片,并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问题:每当沙枣花开的季节,为什么小小的花瓣却清香四溢?为什么沙枣叶上有白色鳞片(有的把这些白色物叫绒毛)?为什么沙枣果干面而涩口?以上这些问题是否与干旱少雨的荒漠环境有关呢,沙枣树身上蕴藏着什么秘密呢?
如何了解沙枣树基本知识,考察沙枣树的生存环境,开展STEM系列课程,科学地认识和探究研究沙枣“前世今生”——前世:形成耐盐的环境因素,今生:怎样排盐才能生存下去。
第三步生讨论,写计划。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后期将如何开展活动?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学生分组讨论10分钟。有记录员记下讨论的内容。
第四步报讨论,总计划
分小组汇报小组讨论的内容,小组长课余时间和辅导老师讨论,分析每个小组计划的可行性,合并成班级活动总计划。
这节撰写课题计划课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活动的:1是看开题,激兴趣;2是导问题,析生境;3是生讨论,写计划;4是报讨论,总计划。这节课学生在小组中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组发言也干脆利索基本上都能答到点子上。这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公开课,没有办法预演,上课前我也心里没多少把握,但这节课上下来出乎我预料……所以学生的能力是不可预测的,只要给他平台,他就会发挥得很好!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
——以沙枣树课题为例
上一课时我们交流了“怎样指导学生写计划”。这节课我们会按照汇总、修改好的计划如何开展活动。怎样才能开展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呢?
我认为辅导老师需要先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安全方面要做好预案。要做好活动前的安全预案是头等大事,1、如果出行需要车辆,要提前联系到位,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车辆单位或个人要签订安全责任书;2、活动线路、地点在哪里,辅导员(老师)提前查看线路,以及活动地点的周边的环境等,如果有不利的影响怎样避开,做好安全预防措施。二是备好活动课是指导老师必须做的。为什么要搞这次活动——目的,要考察(体验)什么——过程,想要学生认识(了解)到什么——结果。否则就是一次无意义的活动,就是一次走马观花的溜达,不叫实践活动。
一、活动过程中有哪些要素需要设计:(沙枣树耐盐机理的探究)
1、活动时间:年3月1日——12月20日
2、活动范围:校外:博乐市郊区公路边,85、86团田间地头防护林带,博乐河沿岸林区等。校内:生物实验室,综合活动室,教室等。
3、活动对象:八年级(9)班45名学生,3位指导老师。
4、小组组合及分工,组长根据组员的爱好分工记录员、摄像录像等。
5、安全预案,提前排查线路及活动地点(2位老师提前做好准备)
6、活动内容安排:
二、活动过程师生的职责、任务
1、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导,辅导老师只需要督查、指导就可以了。
2、指导老师要指导到点子上,如沙枣叶上有白色的绒毛,树枝和沙枣果上是否有?叶子的正面和背面是否一样?沙枣花虽小,能否看到雄蕊雌蕊?从生物角度观察研究一下沙枣花时怎样传粉的?我们主要研究耐盐碱,那么这些绒毛是白色的是否是和盐碱有关呢?沙枣树生活环境中的土壤和水质是否含有碱呢?怎样收集这些样本?问题很多,都需要指导学生去解决完成这一系列的问题……
三、活动过程中具体做了什么呢?
1、采访生物老师——沙枣树的生理结构等,采访师市有关部门——是否能把沙枣树作为市树等问题。
2、实地考察2-3次,家庭组合考察2-3次。观察沙枣花、枝、果等。
3、土壤取样,测试土壤的酸碱度
4、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色的绒毛(鳞片)
5、吃果摘果品尝
6、沙枣点心和创意制作画
7、展示交流和评价发奖
现在想来这个活动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在有些方面不够深入,如检验叶子上白色绒毛,用怎样的方法更合适,没有多次实验,用一种方法做2、3次实验,效果不是很明显;还有用电子显微镜观测出鳞片的结构等。如果有机会重做会弥补不足。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