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荒滩变绿洲瘠土育良田金昌7旬老人22 [复制链接]

1#

22年前,一个名叫沈如德的普通农民将推土机停在离家20里外的一处黄丘旁,身边除了一望无际的大戈壁,就剩下呼啸而过的烈烈风声。一块铁板搭起窝棚,几块砖头垒起土灶,这是他仅有的家当。又是一年春耕时,当年沈如德眼前七沟八梁的戈壁滩现已被亩齐整的良田取代。

雨水节气刚过,春耕备耕序幕正悄然拉开,金川区宁远堡镇白家咀村村民沈如德正和老伴一起忙着清理地膜,疏通水渠。

沈如德老人已年过七旬,但精气神一点也没落下,今年他打算全部种小麦,所以要赶着时间清理田间垃圾,准备接下来的灌水、下种。

金川区宁远堡镇白家咀村9组村民沈如德

要赶惊蛰节气把麦子种上,种得迟了,会影响麦子的产量。所以,我们现在要抓紧把春耕备耕的事情做完,要不然赶不上节气,麦子产量就不行。

地头的窝棚默默见证了沈如德老人开荒的历史,窝棚西侧的荒滩和东侧的良田泾渭分明,在那个机械设备还很落后的年代,很难想象沈如德老人是怎样的毅力才能带着家人,把地貌落差如此之大的戈壁平整成一块又一块整齐肥沃的良田。

沈如德说:“我们那时候做饭就在这做着吃,生活条件不行,用的柴火,支的锅炉,搭的地锅,那是冒的烟囱,这里灰都还有。”

22年间,沈如德老人已陆续平整土地余亩,期间还自筹资金打了井,架设好电网,陆续种植沙枣树、杏树、柳树等林果余株,建起㎡养殖区,逐渐在戈壁滩上建起一个颇具规模的家庭农场。

金川区宁远堡镇白家咀村9组村民沈如德

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就是为了响应党的号召,种草种树,为的就是防风治沙,领上老婆和孩子们植了六亩多地的树,现在已经植了多棵树,这两年树也起来了,一到夏天就瓜果飘香。

“把地种好”是沈如德信奉一生的朴素信念,开荒为的是国家,也为的是“个家”。22年来,沈如德想方设法探索种植经验,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完成荒滩变绿洲,瘠土变良田的凡人壮举,年事已高但脚步未停,拓荒精神还将在这片土地上延续。

金川区宁远堡镇白家咀村9组村民沈如德

到现在发展成多亩地,土壤改造得好了,产量也行了,一亩地可以达到多斤粮食。这是我在这里一生的奋斗史。希望孩子们也要把地奋斗着种好,家庭收入也好一些,对国家也有一点贡献。

记者:张玉龙秦钰君(实习)

原标题:《荒滩变绿洲瘠土育良田——金昌7旬老人22年拓荒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