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www.bdfyy999.com/m/最近甘肃疫情又冲上热搜榜!
10月19日23时-20日11时,甘肃省新增4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自年1月23日以来,甘肃省累计发现本土确诊病例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其中,兰州市的疫情相对严重,官方通告表示:
非必要不离兰,如需离开兰州需持48小时核算阴性证明!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相信甘肃这次疫情肯定会平稳度过!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甘肃,到底藏了多少极致风光?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位于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
其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东西蜿蜒多公里,海拔在米到米之间,这里地形狭长、地貌丰富、风景多元,因此,甘肃也被称为“地貌百科全书”。
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
西王母降凡于泾川县回中山。
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陇南。
天下李氏的根在陇西。
01
五彩之山——兰州丹霞
位于距离兰州市区60公里的玫瑰之乡——永登苦水。
这里沟壑纵横,层层叠叠,绚烂瑰丽,迷人壮观,层层山峦组成一幅美丽的丹霞画卷,如同大自然创作的壮美油画。
02
云间翠岭——甘肃舟曲拉尕山
扎尕那(扎岗囊)藏语意为“石匣子”。
扎尕那山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
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
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
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
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
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
03
道教名山——平凉崆峒山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
传说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
“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
04
天马曾来——马蹄寺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的少数民族)
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
05
水天一色——金塔胡杨
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降雨极少,昼夜温差极大。
在这样的极度环境下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却也孕育出了一个至美至纯的金塔胡杨林。
一到秋天,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这里观赏胡杨。
金塔胡杨林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城以西的潮湖林场,为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部分。
胡杨林周边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枣树、白杨树和红柳等西北特色树种,总面积达8万亩。
06
上帝的调色板——张掖丹霞地貌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碎屑岩(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特征。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及西南部,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其中中国分布最广。
迄今已发现的丹霞地貌群坐落于祁连山北麓,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东经99°30’~°20’、北纬38°40’~39°10’之间,海拔在米至米之间。
07
雄关万丈——甘肃嘉峪关
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
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
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名录》,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
08
冰雪润物——祁连山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
祁连山阻止了内蒙古的沙漠和柴达木盆地的荒漠连成一片。
正是有了祁连山,有了极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区降雨才发育了一条条河流,才养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丝绸之路。
然而祁连山的意义还不仅于此......
从单调黄土到绚烂丹霞,从高山到峡谷,从草原到沙漠。
这就是甘肃,不娇气不精致,却美得古朴又大气。
人类艺术的结晶在这里闪闪发光,千年不褪色!
正所谓,不到大西北,不知天地之广阔。
甘肃——究竟有多少极致风光,还在等待我们的发现!
“纵横华媒国际”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国际文化前沿,协同有关部门、企业,深度整合各类资源,深挖城市文化与特色,主导推出国内、国际城市文化品牌包装计划(简称“城市文化品牌计划”),致力于全方位助力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和产业升级,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实文化基础。
“城市文化品牌计划”将聚焦城市文化基因,承担城市文化品牌发展助手角色,以传播+塑造为手段,通过为城市提供品牌、产业、宣传、智库、人才、资本等深层次智慧共享,高度凝炼城市人文精华,构建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打造“老城市、新出彩、中国味、国际范”文化品牌。
“城市文化品牌计划”将深度布局国内城市+,国际城市+,服务产品数量20+,助推城市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更加鲜明地展现极具识别度的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