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和英语的故事旅行日志2 [复制链接]

1#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自己经历过相信过的故事,而在别人眼里只是是神话。以下的故事是我自己的经历。

年9月10日,期待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单终于寄到。翻开一看,离开学只有2天了。

于是父母开始手忙脚乱的帮我准备上学的手续。父亲去几十公里远的市里办理我的户口转出,买火车票;母亲则在家为我收拾行李,一边把一床崭新的褥子拿出来包扎成适于托运的尺寸,一边不断的嘱咐我第一次单独出远门的注意事项。

“可惜今年的葡萄还没有下来(即上市的意思)”。母亲知道我最喜欢吃葡萄了,常常是守着一大盆葡萄,一会儿就只剩下盆子了。突然,母亲停下手里的活,说:“想起来了。我在十三连教的一个学生,他爸爸是看果园的。这样,我们下午就去他的果园,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

吃完午饭,母亲和我就分别骑上自行车出发了。两辆自行车后坐上分别卡着一个红柳驮筐。这种驮筐应该是团场特色。我们团场人都会在农闲时间去团场周围的戈壁或是排碱渠边去砍红柳条。红柳条长度约40-50厘米,去除松针般的叶,便露出通体的暗红色,结实而有韧性。一般我们的父母都会自己用柳条编制成大小有20-30公升的驮筐,然后晾干,再在一侧插入2根一头扭成半圆形状的钢筋,用于固定在自行车后座上。骑车时用这种驮筐载物,既方便,又耐用。一个驮筐可以使用好多年。

从十二连到十三连要先经过四支渠,这里是我们暑期的捕鱼天堂。不记得有多少个暑假了,常常和哥哥或是同学相约趁天不亮就赶往四支渠上游,去晚了,第一波鱼潮就会被人抢了先机。除了一个鱼篓和一双手,不需要其他现代装备,一个上午下来,赶一场鱼潮或是两场,抓的鱼就足够满足家里几口人的晚餐和家里养的鸡鸭改善一下伙食。

别了,我的四支渠,别了,四支渠上那座康桥。

从四支渠再往东大约三四公里会经过20连。母亲在20连小学和13连小学教书有5-6年吧,记不清了。现在想起来,每天一大早,母亲大约要骑车走五六公里的路。如果是冬天,每天早上的温度都会在零下20度-30度左右,骑车去学校简直就和北极探险一般。我不知道这些年母亲是怎样过来的。

从20连再往东2-3公里,才是十三连。我们骑车穿过13连再向北,就来到了一片四周被沙枣树和牛奶戈一类灌木紧密包围的园子。应该是果园了。从一个由几块木板简单装订起来的小门进去,就迎出来一只长相甚是凶恶的狼狗,不断地冲我们咆哮。然后听见有人在后面咳嗽了几声,那只狼狗便立刻安静下来。寻着声音望去,从园中搭的一个简易草棚中,一个身形矮小干瘦,脸庞基本被一头灰色的头发或是胡须遮盖大部的老人,慢慢溜达出来。

母亲迎向前去,说了一个名字,然后说了自己和名字的关系。胡须脸的嘴就咧出一个善意的形状来,眼光也似乎有了些神采。他指了指果园最深处的地方,母亲便立刻拿着驮筐消失其间。

老人的目光转向我,我不觉心中一抖。

"你考的哪个学校?"老人用夹着四川口音的新疆话问我。

"XX外国语学院。"说完我便沿着母亲的方向跑去,我实在不知道和他能有什么可谈的。

这时我听见身后似乎有人发出了类似英语的声音,我停脚转身。

没有错,是他。老人的嘴还在一张一合。我终于听懂了。老人分明在一字一句地缓慢重复着:

"ASPARROWFLYSOVERAFRUITTREE.

看我目瞪口呆的模样,老人说到:“我是56年从重庆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的。"他顿了一下,然后对我说:"好好学,考出去。"

年的那个夏天,我在新疆吃到了最苦涩的葡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