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读阅评说
“用香之人,或美已悦人,或驱病僻邪,或宁神安志。”这是摘自《香谱》中的一句话。
“中华雅文化经典”系列之《香谱》是一本以香为主角的书籍,记录了香自被人类发现及使用以来的演变与升华,香作为一种文化被人们所认知所熟识,在《香谱》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列示。
本书由宋陈敬的编著,对宋代之前的大量香谱进行了收集整合,全书共分四卷,列示了百余种香料或合香配方,有许多我甚至都未曾听说过,足见古人对香的品研之精细。
提到香,很容易让人想到风靡全球的法国香水。
据说,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法国人认为,洗澡是疾病传播的途径之一,洗澡时毛孔会舒张,空气中有毒的气体就会进入身体。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人们为自己的身体包裹一道防护层,于是,他们拒绝洗澡。
传言,路易十四一生洗澡不超过七次,当然还有更夸张的说法是太阳王一生只洗了一次澡。不洗澡,气味难免有些……于是,法国人发明了香水。
言归《香谱》。据史料记载,香料的应用起源于帕米尔高原的印度族人,渐次是印度,再后传入我们中国以及埃及。
现有的史料证明,自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对香料植物已经有了广泛的利用。与法国人不同,自古以来我们就有沐浴薰香的习惯,今日多为食用的花椒,也曾为薰香所用。
香文化得以传承发展,足见当时社会的稳定繁荣。香的使用为提升生活品质所需,无论是用来调味还是用来调气亦或是调配心绪,都是令人愉悦的。《香谱》中所列示的各味香读来令人惊叹,如今时备受人们喜爱的檀香、沉香等,书中细细讲述了它们的修制方法。
我个人是喜欢用薰檀香的,读书时,品茶时,檀香自有沉敛静心的作用。
香文化更多受女性朋友的喜爱。
古装剧中后宫佳丽争相赛美,赛的是衣裙,赛的是配饰,赛的也是裙袂飞扬间散扬的香气。
《还珠格格》中的香妃传为天生异香,事实上香妃因为出生新疆,喜爱用香料,且她格外喜欢一种叫做沙枣花的花材,几乎是天天带在身边,这种花有种独特香气,是中原少见的气味,才会被后宫众人误以为是身上散发异香。
《甄嬛传》中,一直暗自欢喜于皇帝亲赐香料,却不知这香料中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烈香”。
各味各料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质与用途。中世纪时,在欧洲一磅豆蔻可以换一群羊,一磅丁香等于3倍重量的黄金,东方的香料是西方国家梦寐以求的宝贵商品,只是,时至今日,在食材的香料配用方面,西方依旧不如东方这般匠心独具。
书中列示的香品器中,诸如香盛、香匙、香箸、香罂等现在已经很少用到,香炉、香壶、香盘沿用至今。读《香谱》,看古今千百年间,香的渐变渐精,很有一番情趣风味。
闲暇时光里,家里的小香炉一直是渺渺淡色不绝的,它带动着周身空气的流动,也在鼻息间似有若无地飘扬,日色在这香色中仿若隔世,仿若凝润,仿若雅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