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什来木其村
3小时前
陆老师大江侯剑happy丫丫欢声艾尔西丁:萌萌的~
晴空万里:改天去看看
英子:转发了
“鸡宝宝来了!”4月11日清晨,一辆卡车驶入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伊什来木其村育雏基地,自治区*委*校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民们一起把1万只麻鸡鸡苗迎接到“家”。
“小鸡刚出壳一天,这可是我们的宝贝,头三天温度最关键,要严控制在30度到32度之间,可以确保鸡宝宝的存活率。”说起照顾鸡苗的技术,在育雏基地帮助卸鸡苗的村民居麦喀日·麦麦提已是经验十足,他介绍说,30天后小鸡会转场进入沙枣林鸡场散养,在沙枣林里养鸡,体型小、皮下和肌间脂肪发达、皮薄骨软,这种小型肉鸡在市场上很好销售。
育雏基地
居麦喀日曾是村里的贫困户,过去一家5口人种植3亩棉花和玉米,收入只有元左右,他还要依靠打零工贴补家用,辛辛苦苦一年全家收入不到2万元。年,他加入了村里的“疏附县努拉纳农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队给他家免费发放了只麻鸡鸡苗,再加上在育雏基地工作的元工资,他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年底收入达到4万元。
△养殖沙枣鸡
伊什来木其村以传统种植和养殖业为主,优势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工作队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村里有余亩野沙枣林,适合发展林下养殖,村民庭院宽敞,有发展庭院养殖的潜力。工作队借助*泰昆集团捐赠鸡苗的机遇,与村“两委”决定通过养殖扶贫鸡带动村民增收。
可是,有好的思路、好的基础条件,村民的积极性却不高。“我们在庭院里养过鸡,技术不行,能养大的不到三分之一。”居麦喀日说因鸡苗成活率低,村民最初不太愿意养殖。如何破解“养的多,育成的少,发病的多,出笼的少,死亡的多,效益少”的局面?工作队请来自治区农科院的专家来把脉,找到了存在问题:鸡苗太小,不做防疫,导致成活率不高。
找到了问题所在,工作队立刻行动,筹集资金3.6万元建成平方米的育雏基地,通风、自动饮水、采暖等设备一应俱全,由泰坤集团技术人员现场提供指导,通过统一饲养,饲料配备、免疫、管理的办法,将鸡苗育雏到30天后,转场到沙枣林散养,并将一部分雏鸡免费发放给村民,解决养殖成活率低的问题。
△育雏基地统一管理
▽沙枣林散养
工作队还争取到50万元资金,在亩野沙枣林内建成7个散养鸡场,吸纳11名村民在合作社务工。
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工作队帮助合作社一手抓养殖管理,一手抓市场拓展,申请注册“野沙枣鸡”品牌,发展壮大养鸡产业。工作队还申请了年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精准扶贫项目成果展位,余只“野沙枣鸡”在展位上全部售罄,并当场达成5万余元的销售意向。
工作队员们也纷纷当起了推销员,在朋友圈里推广。各种方式的推介让“野沙枣鸡”声名远扬,鸡还未长大,订单就来了。县城企业采购只,禽肉加工企业要2只……就这样,一张张订单让村民吃上了定心丸。
村民散养“沙枣鸡”
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卫兵介绍说:“年合作社共培育6.6万只鸡苗,其中为农户免费发放5.6万只,沙枣林下散养1万只。出栏沙枣鸡全年销售额70余万元,纯利润32万元,30%的利润用于合作社运转,70%的利润归村集体所有,主要为循环发展养殖业提供资金支撑。全村户领取鸡苗农户通过科学管理饲养,户均增收元。”
今年,已经脱贫的居麦喀日将在脱贫攻坚“冬季攻势”培训中学习的卤制品加工技术予以应用,在县城夜市开起了卤鸡店。他兴奋地说:“工作队还帮我联系了乌鲁木齐百年老字号卤鸡店,让我学习配方技术,加上我们村的沙枣鸡肉质紧、味道香,我每天可以销售整鸡30只,生意好得很!”
村民在夜市开起卤鸡店
今年,伊什来木其村计划培育鸡苗6批次,育苗6万只,计划销往喀什地区各单位、餐饮店以及通过泰昆集团禽肉加工有限公司销往北疆的市场。张卫兵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树品牌、扩规模、延伸产业链条的思路,探索‘育、产、销一条龙’发展模式,努力把沙枣鸡养殖做成村里的主导产业,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增收。”(喀什地区“访惠聚”办公室黎霞、候剑供稿)
编辑:王小芸
责任编辑:孙炜王小芸
审核:董森
推荐阅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了这些大事!
陈全国:坚决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