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游记,手机码字麻烦,我到了家用电脑发的。
-11-12晴大鹏所城
今天是我到深圳第21个月,在大鹏新区找到了点归属感,写点字记录下。
本来上周考完试,抢到2张免费大鹏酒店体验券,去海边换个脑子。
结果一入古城,哇塞⊙?⊙!发现了好几个的好玩的怪人怪景,让格格不入的我,在这个奇幻莫测的暖冬他乡,找到了些许存在感,多呆了3天~
(1)漠海之间:疍民刀郎地理决定论Vs.古典进化论
体验酒店位置不错,在古城正门城墙外,第二天睡起去海边吃牛肉火锅。不喜欢走回头路,偶然从东门穿过,尽然发现了,周炜的《与海共生:深圳到海民影像展》。
在深圳东南郊区的海湾小古城的人流量最小的暗巷里的清代用于祭祀张良的占地90平米的曾被遗弃作为油坊油乎乎的胡王古庙里,出现了,一个纯纯粹粹的,免免费费没人抢的,海洋人类学的影像展!简直让颓靡了一个秋天的我,满血复活。
影展放在一个小古庙里,石门两侧依稀刻着“灭项兴刘多妙计,庇民护国著奇功”,可见大鹏所城当时作为东南沿海国门要塞的重要战略地位。
展馆内主要有三个厅,左、中、右。几十台台显示屏和降噪耳机,十足的影视人类学风格。上图是左厅,讲述了8位老疍民的口述历史,一个片子大概30分钟。右厅格局相似,放的是疍民节庆仪式《舞草龙》和《渔民娶亲》。我用2天看完的全部,站的腿疼???
这是中厅,面积最大,1.5小时的疍民日常生活,画质音效都可以,历时性描述大鹏南澳街道南渔村。可以坐着看,无窗无灯有点阴冷。左边这个怪叔叔,每天下午来,坐在墙边摸自己。为了不破坏安静地纪录片背景音,我忍了两天后向U站志愿者举报了,大家最好伙同朋友去,古城角落还是不太安全。
草龙的制作过程和媒婆娶亲舞
导演周炜在大鹏住了十年,跟踪拍摄了老渔民上岸后的生活变迁,2部仪式纪录片介绍了《渔民娶亲》和《舞草龙》,其中主线拍摄一位现居南渔村老媒婆组织舞队和一位七旬老人传授扎草龙手工活的过程。
娶亲遵循自然崇拜,跪拜太阳月亮,原始疍民野蛮无教化,婚前失洁乱伦挺常见的,还是原始人活的洒脱嘎嘎嘎。
年夜舞草龙要插香焚香,光制作龙头就几十公斤,舞蹈动作缓慢,怕香烛熄灭。一节龙骨需要两个男壮轮流托举,在山间走一小时多,等上百斤香烛燃烧完,仪式结束,到海边堆积焚烧祭海。以求新年渔业顺利,不然出海会死人。
疍民(dan`ming),两广地区少数民族,古代百越后代,现今南澳街道遗存文化,后因汉化较为严重,民族大识别归为汉族。终生以船为家,边缘独立族群,无繁文缛节、百无禁忌(生老病死不下船,大小便喂鱼,厕所都省了)
我从亚心沙漠的乌鲁木齐来到东南海边深圳,无意间使用了多点比较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借助导演周炜的扎实影视人类学田野资料,瞬间联想到了刀郎。
刀郎,不是那个*情歌歌手,本意指的是沙漠绿洲中渔猎为生的维吾尔族的一个分支(无语,大部分历史反而是流行弱势文化带动的),察合台倒台后,为不甘蒙古*的奴役,部分维吾尔人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出逃,沿着叶尔羌河流域寻找新的家园。实际沙漠地下水源丰富,比如甘肃月牙泉和*南部的坎儿井,都是底层百姓的生存智慧。
通过影片,我发现疍民和刀郎是生长在两个极端不同环境中的渔猎民族。不同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语言、服饰、饮食等。但相同渔猎生产方式,使得两者之间有着相同的哭嫁、媒妁、彩礼习俗。
这就引出了文化人类学的两大理论流派争论:进化论和传播论。
以泰勒和摩尔根为代表的古典进化论,认为人类本质具有同一性,就好像刀郎和疍民,祖祖辈辈不会相见,但是婚丧嫁娶等节庆中,具有着相同的仪式步骤。
以拉策尔的地理决定论,认为文化只可能发明一次,相同的文化,一定是通过迁徙流民传播开来的。显然,这是错误的。
疍民和刀郎的例子,肯定了进化论,否定了传播论。
这让我想起前几日,我去固戍地铁F口的一家柳州螺蛳粉吃饭。店面20平米不大,但墙上挂着巨幅柳州全景图。我好奇问了几句,结果老板滔滔不绝的用平板向我展示了柳州的文化,壮族瑶族的衣食住行、柳州现今的产业经济发展。最后聊到为什么柳州会成为广西净流入人口大省,按理说,柳州不是省会,没有实体经济,主要靠螺蛳粉和三菱汽车等手工服务业,为什么可以吸引大量人口。后来,我们达成共识,因为柳州有较为先进的传统思维和文化,同样的环境,桂林人和柳州人的做法都会不一样。柳州人不忌讳生死,家家有棺材,重视教育,与汉通婚等。当然了,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这体现了拉策尔的文化传播的地理决定论的有效性。
后来,因为进化论和传播论争论太久,出现了博厄斯提出的“历史特殊论”,也就是毛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待一个民族的文化,要从他的整体观下手。也就是,历史是偶然,人性是必然(我提出的哈哈)。
这样,太阳底下,就全是新鲜事儿啦。不学习老成话题,要在有限的单个生命里,见怪就怪啊。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也。作为“我”这个个体的存在,要在当下时空里,找有趣、有料、有种的话题,展开来。受够了大洪水的焦虑,不学武、不忍耐、爱谁谁。
最近,很喜欢曾国藩提出的“躬身入局”,以前我一直以为要行动行动,敢于实践。后来渐渐明白,要边做边想,先俯身才能入局,眉头自然开。
(2)水舟之间:渔民商户华侨城权力博弈
五天的游走中,多次在当地居民、小店老板口中,抱怨华侨城的大哥作风,尽然签了99年的商业垄断合同。记得,我在与一个汶川籍清洁工谈及薪资待遇和大亚湾核电站时,一个游客路过“在外听*、工作听领导、在家庭听父母,别瞎BB,一起战全凉了”。另一个游客,接电话打官司。远处一群小孩在北城门下团建,老鹰捉小鸡。
古城不大,集结了多个利益体。不出城门,便知天下。如果呆上仨月,可以写本民族志,确实话题多。
(3)古今之间:海防所城集散游客
这段想从学科史关系写点东西。大概意思就是,历史学与社会学,是辩证微积分的关系。社会学是历史学的微分方程,是此时此刻的量化。历史学是社会学的积分方程,是长长久久的质化。写感觉了,不写了。
这是古庙摄影展某一墙壁上投影的一句话,人类认识自己,应该有上帝视角,知之为不知,不知更非知的感觉。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好好睡觉,这应该就是得道的感觉吧。
仔细看,着墙壁上还有文GE时期留下的**神神的字迹,真是行走在历史中,行走在消失中。
华侨城的无形控制,反而给了原生文化一个喘息的空间,这个宋体的大字报,满满的穿越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深圳鹏城的由来,嘿嘿,我就是异类,总能在边疆地区找到乐趣。这个门楼是年修建的,衔上的那抹绿色,改开春风吹绿的。
犀利哥,还会遇见你吧。
挖,漂亮的回旋踢。天后宫祭祀品,真是南方人有文化,做的精致。这是香脚对吧,上门有个大吉,不懂。
这个好玩,门口纯净水自觉付款,左侧凳子上放了本柏杨的《丑陋中国人》,要是偷拿矿泉水,真是不好意思呢。
看过巷子里旧白的对联,发现也不是很讲究,念着顺口就成。
我觉着这阿姨挺好看,一问是四川彝族人,浓眉大眼的。不管你们信不信,每次路过,都是一阵寒风,天后宫尽是女神。
像不像《邪不压正》电影里的廖凡,O(∩_∩)O哈哈~鞋拔子脸住的50一晚的“Mr.W”青年旅社,推荐,自由干净,我一人睡四人间。搞不懂,华侨城这样收保护费,扰乱市场经济,真的傻吗?这家三口,跪拜了好久,遥远的救世主,能行吗第一次吃河南烩面,15一碗,腊肉大蒜一批的,爽啊大鹏的兰拉大盘鸡60小份,考虑明年搬去,空气好物价低古城里新开的海防博物馆,下个月去好好看看天后宫,我第一次来,就想流泪,灵气重。嘿嘿,边疆大鹏*城,公交车没人。牛群为啥和白鸭子关系这么好,求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