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美张掖之祁店八景
TUhjnbcbe - 2021/1/20 16:10:00
白癜风形成的原因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1/5920693.html
白癜风形成的原因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1/5920693.html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祁店八景

诗文∣*岳年曹斌

地处河西走廊最窄咽喉蜂腰处的野猫山麓的山丹县清泉镇祁店村,是丝绸之路从新河驿至东乐驿的必经之路,年入选“中国历史古村名录”。这里人文荟萃,风景绝佳,有“龙首山下物华天宝,西湖边上人杰地灵”之谓。祁店村自然、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独一无二。祁店村共四个合作社,一社一庙、儒释道合一,每月一次轮值的庙会,世所罕见。庙会当天,大家都去,通有无,活地脉,很是热闹。

灵龟来自大沙河,观海暸高山上歌。

玄奘师徒曾许愿,取经路上故事多。

祁店村村委会东侧,就是始建于年8月的祁家店水库。祁家店水库属山丹河流域中型水库,水库总库容量为万立方米,水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水库下游有地下潜水形成的湿地、池塘等,为季节性河道。良好的水文条件,使祁店村具备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水库东面,便是4A级景区山丹大佛寺。水库西北边不远处是马家湖湾,千亩平畴中间,有一处方圆百米的墓丘,那是明朝山丹籍名将王允中的寝陵“王家享堂”的遗存,显赫、肃穆、别有气势。水库大坝尽头,山势突兀,一只活灵活现的神龟仰起头在深情地回望,传说她就是《西游记》通天河里问寿的那只神龟,水陆两栖,从高台的通天河(黑河),过临泽的流沙河,溯源山丹河,寻找“人生几何”的终极答案。高台县大湖湾水库有一《西游记》雕塑。内容为《西游记》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雕像为鼍龙面向东方伫立于大湖湾水库西侧出水闸上。鼍龙雕像下左右两侧为唐僧师徒四人过黑河及返回途中被鼍龙掀下水的情景。神龟恰当弱水中流,驮碑临水。放眼四野,村烟霭霭,长城逶迤。隔水眺望,山丹大佛寺楼阁巍巍,观音赐福,山丹美景尽收眼底。

有情担水护家乡,无意留名万世芳。

弱水三千一瓢饮,五湖四海敬香光。

神龟山下,大坝的底部,是一处庙宇,气宇轩昂,古色古香,人称“娘娘庙”。这是当地人自造的女神,俗称“破肚子娘娘”。在山丹,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祁店村王汉杰之妻、贤惠美丽的弱水姑娘陈雨荷,用扁担挑水孝敬公婆,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那天身怀六甲的娘娘与小姑子一起来弱水岸边取水,行走间但见瞭高山与龙首山恩爱无比,即将合二为一,一旦既成事实,河水便不能下泄,山丹县城所在地的清泉镇及周边将成为一片汪洋。为了拯救民众,娘娘急忙拿挑水扁担顶住山体。山神的力量太大了,娘娘最终力不能支,扁担戳破了自己的肚皮,灵*随即得道升天,血水阻止了两山合一,留下了呱呱待哺的孩子。后人为了纪念美丽善良弱水女儿的“厥功弱水”,为她修了娘娘庙,护佑一方百姓。这就是弱水娘娘庙。娘娘庙石窟始建于明代,石窟山体坐西向东,早期由人工开凿于山体底部,大石窟内有小石窟龛。石窟深5米、面宽10米,面积50平方米。早期石窟内雕塑有破肚子娘娘等塑像,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被破坏。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当地群众依原样自发重建两层歇山顶砖木结构的新娘娘庙。娘娘庙依山而建,威严雄奇。一层的三神殿中,龙王、山神、土地雕塑端坐供台,威风凛凛。殿侧拾级而上,便是娘娘庙石窟。入内,但见娘娘、小姑子、小孩儿及其奶奶塑像同处上窟,药王爷、咳嗽奶奶分居左右两侧。塑像前香烟缭绕。更有趣的是,娘娘庙之上的山顶上,又建有文昌宫,印证着当地人崇文厚德的乡风民俗。迄今,娘娘的传说仍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娘娘庙的香火仍延续不断,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娘娘羽化成仙日,娘娘庙还有专门的法会。

天高云淡烽火台,祁店村中访古来。

夹峙兩山关隘险,丝绸之路彩虹开。

祁店村一、二社居民点中间的耕地上,高高隆起着一座泥土夯筑的土墩,它就是祁店又一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祁家店烽火台”。祁家店地当河西走廊最窄处,俗称咽喉蜂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登上烽火台基座,环绕一周,居中四向,才能感受到它的重要。烽火台位于走廊蜂腰、东西走向的明长城之上,与南面的瞭高山、北面的龙首山最高峰三点成一线,在*事防御方面举足轻重、不可或缺。它与名将王允中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牢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国务院年公布祁家店烽火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碑明示。佇望墩台,思接千载。独立雄关,视野开阔,检阅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与贩夫商旅贸易,诚开心乐事也。

慈航普渡善门开,四面八方喜悦来。

天下归心人亦泰,吉祥相伴宝莲栽。

四社南边的小红沟上方,是小龙岭。高人选址,风水奇好。眼光殿和白衣寺赫然耸立,木鱼声声,梵音袅袅。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纷纷来此顶礼膜拜、敬香祈福。据当地人讲,这里很早以前就有庙底子,古庙约建于明代公元年前后,是为纪念白衣菩萨(一说是六仙女、一说是观音)下凡搭救溺水少年、石臼澄金扶贫济困、暴雨之夜拯救人羊性命的功德而建,毁于年。现今的白衣寺系年重建或新建的。重建白衣寺时,发现一条灵蛇在此盘踞,后来灵蛇不见了踪影。白衣寺建成后,周边香客常年不断,贡品丰富,香烟缭绕,磬声宏远。每年农历五月端午和七月十五,这里还举办观音庙会。白衣寺内正殿中央画白衣菩萨金身,左右两侧题联:“修心静似山藏玉,佛味清于水养鱼。”大殿周遭则是观音菩萨的不同化身:白衣观音、送子观音、水月观音、持经观音、能静观音、骑鱼观音、骑鳌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壁画神态慈祥,端庄秀丽,呼之欲出,令人肃然起敬。壁画前的香炉中,香火旺盛。大寺下坡上,建有一座小巧玲珑的眼光殿,内画媚眼神像一尊,门口的对联格外醒目:“金睛辉辉指福寿界,慧眼灿灿引德仁境。”据说患有沙眼等眼疾者来此上香献供便可康复,眼光爷也可保佑乡民心领神会,是非分明,善恶有别,洞察四方财路,指点福寿迷津。出寺门,站殿前,举目远眺,山口外的景象一览无余:川地里世人熙攘、阡陌纵横,汉明长城与公路铁路相交接,输电线路与输油输气管道相交织,对面的龙首山苍茫雄厚,与寺庙遥遥相望。

义薄云天三圣宫,榆萌后世古城东。

大同世界论先进,护国安民第一功。

农历五月十三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是一个比较有“杀气”的日子。传说关羽死后成仙,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日是他磨刀的日子,所以这一天杀气腾腾。这一天祁店三圣宫的庙会,年年举办。位于三社的三圣宫,仿古的门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直冲蓝天。院内,一棵挺拔的老榆和一棵婆娑的沙枣树东西峙立,它们吸取了天地日月之精华灵气,生机盎然。正殿内,武财神关公、文财神赵公明和龙王画像栩栩如生、神采奕奕。桃园三结义义薄云天,精忠报国人人动心。读《春秋》的关云长,做了神仙也和老百姓在一起。一个院子,种花花好,有树树灵。好一个园田居,原来神仙,也喜欢这个样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娘娘台上看青龙,紫气东来撞大钟。

日月同辉山壮美,洞天福地有仙踪。

一社地界上有一娘娘台,传说原先娘娘和小姑子到弱水去挑水就是从这里出发的。娘娘台上有亭,亭为佳构,回水成环。借助它的灵气,台下的“开心农场”“魅力祁店”和“焉支牧歌”,是设施农业、蔬菜认种认养、自主采摘、优质桃杏、生态鸡舍,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好风时来,四野花新,寓目则龙首山色,野猫岭伏,林果园艺,造福乡邻。绕台美景,美仑美奂,构勒出弱水岸边桃花源般的生活画卷。

苇溆丹霞红柳滩,汤汤弱水小安澜。

闲云野鹤游人乐,恰恰文凰舞翠鸾。

祁店村所在的位置正是河西走廊最狭窄处:北有龙首山(东大山),南有瞭高山(属于祁连山),弱水自村中由东向西流去。从高处鸟瞰,若将狭长的河西走廊比作一位美丽少女的话,这里正是走廊“小蛮腰”!过“娘娘庙石窟”向西,依山傍水的是一条光洁的水泥路,这是水库下游的山丹河道。河道内地下水位高,水库常年的渗水,使河道内形成多个池塘、沼泽,葳蕤丛生的湿地植被有芦苇荡、红柳林,如今伴着残雪,摇曳弄姿。水面上时有野鸭游走,令人安静、放松。弱水流至祁家店,汇为大观,出水库向西,或明或暗,蜿蜒绵亘,直接居延。自娘娘庙,至白衣寺,水刷山崖,龛影天光,美不胜收。小丹霞星辉熠熠,白天鹅苇浦飞飞。人当此际,身不知今夕何夕,人在何处,此乐何极。

捣老爷中万人游,冬至千锅饭小牛。

不是祁家村里乐,高楼何处觅乡愁。

村委会大楼对面的“焉支牧歌”,是“祁店村冬至民俗文化传习所”和“冬至记忆馆”,四合院外就是祁店冬至民俗“捣老爷”乡村大舞台和“冬至牛娃子饭”饭场。四合院内,瓦蓝色的石棉棚拱形罩顶,回廊四壁布有往年冬至节活动摄影展,上房中陈列着冬至民俗文化的锅灶、服饰等用具。齐家店村的冬至民俗活动是很独特的,他们叫“嗷冬至”。“捣老爷”是这个时候的特殊民俗,四乡八邻的百姓们拿着围炕用的长长的木质推灰板“捣老爷”。平日里“老爷”高高在上,这几天一定要放下身段,接受百姓的逗打。“捣老爷”祈福,人们把浓浓的心意和祝福都寄寓其中。那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吃万人大锅“牛娃子饭”,这是全中国最盛大的冬至民俗庆祝活动。那个做饭的大锅,由此号称“天下第一锅”。近年来,当地人充分挖掘山丹民俗节的内涵,梳理传统节日的文化脉络,整理古老的民俗礼制,规范相应的礼仪、乡约、口号、谚语等,将古老的好客之道、原汁原味地呈现给现代人们,传递出大道“人和”、礼仪之乡的地域映像,体现“道、孝、祭、礼、俗、乐”的人文意义和民俗特色。连续四年举办的冬至民俗文化节、万人同“捣老爷”同吃“牛娃子饭”场面震撼,已成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四年中的这一天,祁店村都是民俗展示的大舞台:秦腔大戏、社火、河西宝卷、民间小调、民间工艺品、罐罐席、炒拔拉、米*儿、*参油泡泡、油糕、油糊旋等等都会悉数登场,令人目不暇接,也让这个只有四个合作社、多人的偏远小村子名声远播。(原载年12月13日《张掖日报》)编辑:陈笑审核:孙一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美张掖之祁店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