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农场,隶属兵团农六师五家渠管辖,紧邻玛纳斯,前几日应当地“天山朝阳牧业”农场主的邀请,特地到那里的几户农业合作社参观,按现在的说法叫农业观光。*的农场和农村虽然都是农林牧副渔,但在体制上有所不同,简单而言,兵团的农场属于大型的国营体制,他们是拿工资的农工,和农民还不同,兵团农工有退休工资,在农田大型机械化生产方面是非常先进的。
以前去过几次农场都是官方接待,此次是受当地企业邀请应该看得更真实。车子从乌鲁木齐出发多公里,一个来小时也就到了新湖农场的地域。穿过一排排树林,闻着沙枣花香,掠过碧绿的田野,呼吸着泥土的芬芳,我们首先来到位于田园深处的“天山朝阳牧业”,远处望去,里面好像是一排排的库房,在骆总的带领下我和*都市报*几人兴致盎然跟了进去。
走进一看原来是一个规模化的养育繁殖基地,里面都是羊,这里的羊住的可不是羊圈,而是人工兴建的长达百米的羊棚和羊舍,羊棚是纳凉、吃草的地方,羊舍是羊群夜晚的归巢,可以遮风避雨。我们走去时,羊群大多卧在那休息,绵阳的羊毛已经剪过一次,身上稀拉稀拉的,见人走进了就赶紧跑开;山羊不怕人,不会集体挪动,顶着大角的种羊竟然虎视眈眈的看着来客,前蹄跨在栏杆上,一幅约架顶人的架势……羊槽子里有饲料和一大块很大的盐巴,骆总的先生说,羊也吃盐,如果它感到自己口味清淡了,就会在盐块上添几下补充味觉。
我问骆总,这圈养的羊和野外奔跑的羊,味道有些差异吧?野放的是不是更好吃点。她说因为羊圈比较大,羊有充分的活动空间,羊群自己在头羊的带领下每天也会来回奔跑,时而也打架,不会影响羊肉质的发育。骆总的先生说,他们这里原先就是戈壁滩,土地的碱性很大,拉来的草含碱性也高,所以喂养的羊属于碱羊,这些都通过了检验,而我们*人大多是酸性体质,吃这种羊肉对身体有益。
“那羊也吃盐碱水吗?”我继续问道。“没有,它们喝的是地下水,我们这里远离居民区,饮用水都是打井,从度米以下抽上来的,水质甘甜。
极目远眺,周边都是田野,和煦的阳光下,蓝色的羊棚里,一群群的羊,和蓝天上白云交相辉映,深深吸一口气,可以闻到整个圈养区发着淡淡的羊粪味,老早以前羊粪是可以当做饭的燃料用,现在是做有机肥了。
从天山朝阳牧业合作社出来,在田野中穿梭几公里,又来到一家养藕的合作社和一家养鸡场,这两个合作社相距不远。藕是一种滋补食品,在内地多有种植,*人吃这东西基本上都是口里运来的,没想到新湖农场的职工竟然引种成功。这家养藕的合作社里,有两个大型的水泥砌边的泥水池子,中间盖了个凉亭,泥池中的已经有几颗藕冒了出来,莲叶盛开在泥水中,古人有诗云: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境吧。
养藕合作社不远处就是养鸡场,我们干脆走路过去,路上遇到几个农场的泥巴娃娃,手里拿着树枝棍棍,互相追逐嬉闹着,脸上、身上都是土,玩耍的倒是很开心。他们没有城里孩子的电子游戏玩,但更接近大自然,与天地同乐,岂不快哉?我们小时候和他们一样,不也健康快乐的成长了吗。可惜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只能“圈养”在学校和家里,失去了许多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路边偶尔会看到低矮的树苗上挂着个塑料瓶,我以为是像乌鲁木齐一些车站那样,挂着“烟灰缸”呢,走进一瞧,塑料瓶里装着不知名的液体,封闭的,不知道做啥。骆总的先生说,这是吸虫的,小黑虫闻到瓶子里散发出的味道就飞过来了,一旦爬到瓶子上就熏死了。敢情这比把农药喷洒在蔬菜上要科学的多。
养鸡的农户是河南来的承包户,一口河南腔的普通话,两口子来*已经20多年来,除了户口没有迁来,孩子和家都在这。他们的鸡属于圈养式散放,鸡场周边是圈起来的,防止它跑的太远,在鸡场内,有足够的面积够它活动。这里养的鸡短则半年,长则8个月才出栏销售,这比大城市吃的40天速成鸡肯定好多了。
有趣的是这家养鸡场的鸡舍不是全封闭的,而是沿地面斜着向下挖了个地窝子,上面用水泥预制板搭个棚子,三面封闭,一面敞开,地面上也不搭架子,天黑或者天太热的时候,鸡就自己跑到凉棚下呆着…….每天,主人们都会给鸡舍定时清扫。是不是土鸡,看它的生长环境就知道了。
下面一家是参观蔬菜、桃子、玫瑰花的种植基地,小车穿过新湖农场的场部。看这里不亚于一个小城镇,楼房鳞次栉比,有商铺有饭店,还有百姓休闲的广场,傍晚时也有广场大妈在那聚集。陪同我们参观的骆总同学介绍,新湖农场的职工大多数住的都是楼房,农忙时才会到连队的老平房住一下,孩子上学都在场部的中学。
离场部不远就是一家职工自营的大棚蔬菜、果树种植基地,对面是一家类似大城市里的生态饭店。大棚蔬菜基地的办公室外墙上,赫然挂着乌鲁木齐“江南王子饭店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牌匾。
这里的大棚完全是开放式的,巨大的钢架一头搭在一面泥土墙上,另一头插在地面上,有种果树的,有种蔬菜的。在桃树大棚里看到,低矮的桃树已经郁郁葱葱,大棚顶上的塑料布已经揭开到最大面积,正午的阳光正好充裕地照射在大棚里。这里的负责人介绍,他的大棚桃子要比自然生长的桃子早熟,等这个吃完了,自然长大的桃子接着也熟了。
我忽然问道,前几日乌鲁木齐周边一带刮大风,你们这的大棚受灾了没有,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骆总的一位同学介绍,我们*的风一般是东南风或西北风,以西北风居多,所以在盖农工在盖大棚或种地膜时,是沿着西北风的走向而建,这样就减少了风害。
这家种植基地里,除了果树、蔬菜,竟然还有玫瑰花,女人爱花,骆总和都市报的小李高兴的摘花去了,我呢就兴步游缰的转到对面的生态饭庄,接待我的是个小姑娘,个头不高,彬彬有礼。饭庄的环境挺不错,装修不是很豪华,简易明亮,中间是散台,可以接待大型的婚宴或宴会,周边是包厢,随便问了几个问题后我便离开了。
晚上九点多了我们一干人开始返程,在呼克高速路白水坑水库对面的公路旁,顺路找了家饭店吃个便餐。饭店老板和骆总很熟,应该也是兵团子弟,端上来的饭菜和乌鲁木齐的略有差异,从口感可以品位出,饭店的食材相当不错。这里的花卷很大,像是80年代以前大食堂的花卷模样,味道是“八一面”的感觉;大盆麻辣鱼做的挺好,没有那么多调料和添加剂,明显的淡水鱼,这道菜最后是拌皮带面,沾上淡淡的汤汁,滑溜顺口……好久没有吃到这种口味的饭菜了,在外面不怎么吃饭的我,这次算是狠狠咥了一顿。
饭后和这家饭店的老板李先生攀谈,他告诉我,厨师就是本地的,鱼来自大海子水库,芦花鸡、野山鸡都是散放、自养的,油米面全是当地的有机绿色食材。真没想到新湖兵团人的饮食理念如此先进,而且他们有着得天独厚和就地取材的先天优势。
夜幕降临,晚风徐徐,月亮映衬在饭店旁的鱼塘里,除了过往的车辆,周边一片寂静。终于,心有不舍的要走了,返程的路上竟然迷迷糊糊睡着了,车子还抛了次锚,难道天意也在挽留我们吗?(文图/雷将)
年5月23日随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