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勒泰到布尔津,牧草已枯,秋色渐浓
旷野,一张展开的巨幅草图,随地势起伏
沙枣,白杨,芦苇,向日葵,戈壁胡麻
还有远处闪光的盐湖,多像心爱的文字你的异乡母语。
“于书本汲取的力量变得晦涩,唯大自然保持敞亮和气象。”
公路为界,一边是哈萨克人微型城市般的精致墓地,一边是汉人遗弃的乱坟岗
“死的考究或潦草,是否代表生的姿态?”
从陨石堆那边,走来一队转场的奶牛
缓慢,平静,从容,仿佛已穿越生死
不为脚下踩踏而起的滚滚尘土所动
天空低垂,远方似在眼前,车过切木切克
无需开足马力,目光打开的空旷、苍茫
迎面而来,将内心的沉闷和愁绪驱散……
向日葵北疆秋天,成片的向日葵
耷拉下硕大脑袋
细身杆已撑不住自己的重
像疲惫的中年沉思者或列队等待投降的兵士
“再过十来天,就要收割了。
胖三蛋,傻老汉……
都是这里的瓜子品牌。”
司机淡淡地说
“收割”让我想到一个词:砍头——
古尔邦节的一群绵羊
孩子气地走过枯*草场
并不知晓,今日前方
除了刀子还是刀
“蛮族之路呼响‘上帝之鞭’。
在契丹,死者的右耳
堆成一座座小山……”
左耳边隐约回响一个声音
我摸了摸右耳,还在
……残酷的诗意!
因了被遗忘的大地上的残酷
阳光突然变得柔和、仁慈
狼台狼台丢失自己的名字后
变成了苜蓿台
侯哥退休后,在狼台下白碱村
买一个小院,读书,种菜,养羊
朋友来了,劈柴,炖肉
上得一个高台,不见苜蓿
但见碎石一地的匈奴墓
南山头狼,曾在这里眺望边城
“健壮的狼,随头狼撤向深山老林,
那些体弱温顺的,去城里当宠物,
它们有了新的头狼:人。”
一年刚开始,转眼就到了秋天
牧草枯*,艾草疯长,蝗虫在飞
碱水浇花,浇树,不能饮用
云杉,也一年年向山里撤退
将榆、杨、李、杏,留在山脚下
冬天,结伴去山里喂鸟
趟着过膝的雪,来回走九公里,
“饥饿的鸟群,叫得凄厉,
吃饱后,叫声里有赞美和感恩。
星鸦最聪明,眼睛亮亮的,
知道在树洞里储藏食物……”
下山时,明月出天山
照在侯哥的菜园
我带回一把青翠的韭菜
几个熟透的番茄
金山书院“有时晚上不见一人,书院显得
尤其空荡,恨不得将它关了。
哦,荒凉的县城,荒凉的文学……”
于是,四个男人
一个布尔津人,一个吉木乃人
一个禾木人,一个乌鲁木齐人
坐下来喝酒,读诗
从《一张名叫乌鲁木齐的床》
读到《喀纳斯颂》
“有一天,骑赛车来了两位女士,
我在冲乎儿教书时的学生,
小时候调皮得很,一位曾被我罚站,
一位曾被我赶回家,她们不记仇
结伴来买《喀纳斯自然笔记》。
但热气腾腾的八十年代到哪里去了?”
“哈,今夜的难题还有一个:
教士啤酒下肚,啤酒瓶如何送回德国?
颂扬苦闷,还是试着赞美
这遭损毁的世界,才是一个问题!”
“凡造梦者,须去废墟上拣拾砖瓦。
凡将无形之梦,变成有形之梦的,
可称之为荒凉的事业。”
此刻窗外,额尔齐斯河静静流淌
所以今夜不太荒凉
如果我们还是感到了荒凉
就去邀请院子里的三棵树为听众
一棵漆树,一棵野山楂,一棵欧洲荚蒾
退藏到荒凉中去退藏到荒凉中去
找一片沙漠,或一座远山
厌倦了言不由衷的脱口秀
满街的装疯卖傻、屁颠屁颠
厌倦了没心没肺的修辞
新丛林里奔跑的风滚草
暂用一副墨镜,另辟视阈
退藏中,渐渐看见世界的真
悬空的命运,像航班落地
降得低一些,更低一些
并提醒自己,
永远站在死者和弱者一边
迎着狂风去吃饭昨日小雨,今天狂风
我迎着狂风去吃饭
拌面馆关门了,来到
抓饭馆,抓饭太腻
就买一只烧鸡回家了
迎着狂风去吃饭
杨絮榆钱空中乱舞
不是饥饿,而是某种预感
顶住了我的胃——
像往年一样,沙尘暴
是否又要光临了?
从阴雨的南方来了短信:
“我偏爱雨天的皱褶
胜于思念的皱褶带来的荒谬”
而我正迎着狂风去吃饭
想起昨夜读到的弗罗斯特诗句
“思想劈开星际的阴郁
整夜坐在天狼星的光盘中”
那么此刻是阴郁顶住了我的胃?
是我的思想在觅食?
我迎着狂风去吃饭
结果拎一只烧鸡回家了
一个移民走在异乡街头
用胃想到自己认识的
已经崩溃和即将崩溃的人
再也没有了一点食欲
有些身体啪啪啪……有些人身体啪啪,响个不停
有些人一辈子闷声不响
有些鞋在世上受罪,走烂了
有些鞋一不小心,踩到了外空
有些人陷入泥淖长出鳄鱼的牙
有些人离地三尺,行走渊面
有些手抓住了生命的另一半
有些手只抓住尘土和骨殖
有些人像鹰,坐在半空就餐
有些人俯瞰尘寰,只想身体趴趴
海长久地凝视大海
直到内心的苍茫和叹息
融入一片蔚蓝
直到排排巨浪化为言辞的波澜
直到海面微微弓起,像鲸鱼之背
向晚的海岸,室内已是远方
有风和航船的苦咸味
帆影如鸥鸟渐渐远去
一切向外的,转而向内:
这一小筐水果寻找热带的舌尖
这一片碎瓷来自明代的沉船
这一枝玫瑰用芬芳低语
转过身来,你将看到另一个海
特提斯遗弃的海底像座巨型墓园
滚滚沙浪,在你回首中停息
麻扎塔格,被抹上夕阳的玫瑰红
当你转过身来,天涯只是咫尺
我几乎看到了你眼中
晶亮的盐粒和珠玑……
这首诗中要有一座岛屿
不大不小,漂浮在想象力之外
让它储备蔚蓝,囤积阳光
当有一天海与海相遇
我有一部沙漠的沉思录
你有一册海边的祈祷书
合上,便是言辞的沉默
打开,即为时空的苍茫
沈苇
年生于浙江湖州
▲年进疆。
现为*作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
《西部》文学杂志主编
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人才。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大学、石河子大学客座教授。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沈苇诗选》《沈苇的诗》(维汉双语版)《我的尘土我的坦途》《*诗章》《博格达信札》《在瞬间逗留》等8部,散文集《*词典》《植物传奇》《沈苇散文自选集》等6部,评论集《正午的诗神》等3部,另有编著和舞台艺术作品多部。诗歌和散文被译成英、法、俄、西、日、韩等十多种文字。多次参加国际诗歌节。获鲁迅文学奖、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十月文学奖、花地文学榜年度诗歌金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李白诗歌奖提名奖等。
(经典名作)
作者/沈苇
编辑/陈倩
审校/旗烈
E-mail/huozh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