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张映姝养花记
TUhjnbcbe - 2021/4/15 20:32:00

乌苏市九间楼乡第二届农耕文化旅游节纪游

作者:杨兰勇

年9月20日,乌苏市九间楼乡第二届农耕文化旅游节开幕。我和朋友们从奎屯市乘车前往乌苏市九间楼乡,参加在那里举办的盛大开幕式活动。


  

乌苏市位于天山北坡,水土资源优良,农业经济发达,是*的农业大市。更重要的是,乌苏市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乌苏曾是历代中央*权在西域的一处重要的屯垦屯田之地,尤其是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乌苏的九间楼乡,皇宫乡,西湖乡,车排子乡以及奎屯的三角庄子(13O团),沙枣园子(团)等地,散布着大量的軍屯和民屯,对乌苏县城起到了有力的拱卫和防护作用。汉族作为这里唯一农耕民族,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曾经是这里占主体的民族,汉民族的历史古老的农耕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因此在九间楼乡举办农耕文化旅游节,有着十分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农耕文化园里收藏和保存了大量的手工农业时代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有些工具如摇耧式播种机等,恐怕只有那些七、八十岁以上的人才看到过。这些古老的农业生产工具,是中原汉民族先民智慧的结晶。汉族作为农耕民族,正是运用这些古老的农业生产工具,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而中原的这种农耕文明又随着历朝历代的"屯垦屯田"和"移民戍边"策略在*尤其是乌鲁木齐以西的天山北坡一带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清代文人纪晓岚贬谪*,曾作《乌鲁木齐杂诗》一卷16O首,其中有多篇记录了当时的屯垦屯田盛状和农业丰收景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是写乌鲁木齐、乌苏到精河一带:

秋禾春麦陇相连,

绿到晶河路几千。

三十四屯如绣错,

不劳转粟上青天。

这首诗是说从乌鲁木齐到精河县一千多里路,都是田陇相连,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在*共有三十四处*屯,(每个*屯周围还散布着许多民屯)田野象丝绸织锦一样铺滿大地,错落有致。转粟是指转运粮食,上青天是借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指从内地转运粮食到*的辛苦和困难。最后一句是说*的粮食已经自给自足,不需要再从内地千辛万苦往*转运粮食了。這首诗真实的记载了当时北疆天山北坡一带屯田带来农业蓬勃发展的景象。不愧是文豪的大手笔之作!
  

乌苏因有悠久的屯垦屯田历史而名垂典籍,九间楼乡近年来连续举办农耕文化旅游节,使悠久而灿烂的农耕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祝愿乌苏市九间楼乡农耕文化旅游节越办越好。

推荐

阅读

乌苏市文化和旅游

走独库公路到乌苏看风景,否则就是不完整的*之旅!

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待甫僧景区秋色美

乌苏市甘家湖湿地退牧三年,湖水丰沛梭梭茂盛候鸟齐聚

乌苏市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初秋的乌苏待甫僧~不止有百合花海,更有鸵鸟嗨舞

责编:李艳荣监审:贾荣才

声明:本文综合自网络,文中素材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同时欢迎投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映姝养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