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肃州区*泥堡裕固族乡紧盯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机遇,立足裕固族文化资源,找准“乡村振兴战略”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契合点,深入挖掘裕固族文化内涵,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走出了一条特色村寨助推同步小康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01聚焦产业兴旺,打造特色旅游名镇。紧紧抓住“旅游乡镇”、田园生态、民族文化“泉湖—铧尖—*泥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建设的有利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余万元,以保护和修缮特色村寨为抓手,发展特色旅游,建成民族团结广场、*泥堡村二组文化室、裕固小镇、裕固族民俗博物馆、裕固花海等5处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和观光栈道、观光台、高车景观、裕固族毡房等旅游基础设施20余处,形成“一廊、一镇、一园、一景区”的精品旅游路线。
02聚焦生态宜居,提升特色村寨环境。以建设美丽宜居*泥堡为目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民族特色提升改造和常态化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首创厨房客厅一个样、院内院外一个样、室内室外一个样、前院后院一个样、地面屋顶一个样、城里乡里一个样”的“六个一个样”农村环境整治标准。全乡10个村民小组全部实施了美丽乡村和村容村貌改造项目,10个居民点%实现了统一硬化、亮化、绿化。同时对3个村民小组居民点进行民族特色提升改造,建成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4个、“三改”示范点1个,完成“三改”任务82户。建立健全周五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和“三长联管”等长效机制,累计开展“环境整治我参与”“红头巾动起来”等专项整治行动余场次,实现了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转变。
03聚焦乡风文明,争创民族团结先进。充分利用肃州区唯一的民族乡资源优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为目标,积极发挥乡*委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创新开展*建带创建“六个一”活动,持续深化“创建+主题活动+文化引领+十进活动+结对帮扶”,与学校、机关、*队、城市社区、民主*派等“手拉手”开展特色创建活动50余场次,制作安装铁艺、石制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牌70余个,建成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7处,制作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知识口袋书》和宣传小画报余册,举办“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摄影展等,形成了*委统一领导、**齐抓共管、部门联动协调、全乡共创共建的工作格局。先后有4个单位、3个村和27户农户被评为省市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示范家庭。
04聚焦治理有效,激活基层组织活力。坚持“两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建立乡村两级*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任务清单,以*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基层*建质量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找准基层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结合点,建成高标准区级*建示范点1个,改造提升乡级*建示范点2个,打造“三心三圆”*建品牌1个,组建“*员攻坚队”“红头巾”等志愿服务队4个,创新开展“书记比武、支部挂旗”活动,全面提升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建强建硬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努力把基层*组织的*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实现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两结合、两促进”。
05聚焦生活富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突出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目标,充分发挥重点产业辐射带动作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探索推行“种养结合”、“种劳结合”新模式。不断加大辣椒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继续扩大订单农业种植面积,“十三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全面启动沙枣园子村“三变”改革示范点建设,成立甘肃沙枣花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5家生态农业和户外旅游观光企业,以万亩红柳、农户耕地、村集体养殖场等资源资产入股,吸纳景区周边21户农户入社,当年为农户分红15.8万元,每亩耕地平均分红元。连续两年举办各类常态化旅游主题活动13场次,吸引游客3万余人,带动群众就业余人次,直接或间接带动群众增收20余万元,全面激活了民族文化资源的生命力,打响了“多彩*泥堡·醉美裕固情”文化旅游品牌,探索出了一条以旅兴乡、以旅富农的发展新路子。
来源:酒泉民宗